返回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第1203章 《丝绸之路》(2/3)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的语气。

  “哦,对了,你还没说这曲子叫什么名字呢?”激动过后,郭燕才想起来这回事,“我能从曲子里感受到一种古老的苍茫,让我想起了沙漠。”

  “这曲子啊,叫《丝绸之路》。”沈隆从郭燕手中接过曲谱,回到琴房,拿起笔在最上方写下了《丝绸之路》四个字。

  说起大提琴,日后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那就是华裔大提琴演奏大师马友友;而说起在西方获得成功的中国音乐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谭盾,而这首《丝绸之路》就是谭盾作曲,马友友演奏的佳作。

  日后李安在拍摄《卧虎藏龙》的时候,就把这首曲子放在了电影里,用以表现丝绸之路的空旷与荒凉,谭盾也因为在这部电影配乐工作的卓越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莱美最佳电影原创专辑奖。

  自打开始在林肯艺术中心表演的时候,沈隆就琢磨着该抄什么曲子好,前些天遇到李安两口子,总算是让他下定了决心,那就从《丝绸之路》开始抄起吧。

  《梁祝》的表演成功让他坚定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信念,一个中国的音乐家,不管再怎么学习西方的音乐,终究没办法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写不出纯粹西方文化背景的音乐来,而中国的悠久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有着无数音乐素材可供挖掘,将中国的音乐元素和西方相结合,才是正确的路。

  谭盾就是这样获得成功的,既然有这样的例子在前,那还犹豫什么呢?于是就有了这首《丝绸之路》。

  而且沈隆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在美国赚点钱而已,要想满足王起明的愿望,就必须登堂入室,进入美国的严肃音乐圈。

  一个陌生的异国音乐家想要进入美国的主流圈子,这又谈何容易啊;就拿马友友的谭盾的例子来说吧。

  马友友一出生就是这个圈子的人,他父亲马孝骏为音乐教育学博士,同时也是作曲家兼指挥家,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母亲卢雅文则是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的声乐女歌手,4岁的马友友开始学钢琴与大提琴,5岁开始在观众面前演出。

  7岁的他与家人迁往美国纽约定居,同年结识了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帕伯洛-卡萨尔斯,并且在伦纳德-伯恩斯坦帮助下,在卡内基音乐厅与姐姐马友乘参加了参加了为筹建华盛顿文化中心举行的巡回义演音乐会,伯恩斯坦担任指挥,肯尼迪夫妇等名流出席晚会,演出结束后姐弟俩被纽约时报高度评价。

  其后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跟随大师雷奥纳多-罗斯学习,17岁就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