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回大明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219【录取考生全凭喜好】(2/3)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十多份答卷,王渊更注重言之有物。那些辞藻华丽,却没有自己思想的文章,直接被王渊扔到最后边,谁让他是主考官呢

  可惜,即便是老成持重、朴实无华的文章,也大多只是把朱熹的论调写出来,很难看到有什么新颖的发挥。就算创新很难,至少也该发散出去吧,不能仅限于题目所在章节啊,老子需要你来搞“中译中”做翻译

  王渊不愧是王阳明的学生,他给出的阅卷评语,跟自己的老师如出一辙

  “此文不甚出彩,胜在平实详尽,中。”

  “此文老成朴实,于仁义理解透彻,中。”

  “此文平平无奇,难得阐述清晰,中。”

  王渊还发现了自己的学生,从“格物致知”那道题,便知道出自物理学派

  “就这些”王渊失望道。

  吴一鹏说“还有一些卷子,尚在批阅当中。”

  又过了大半日,王渊拿到史道的卷子,批阅至那道枯窘题时,顿时拍案笑道“此当为今次乡试第一”

  史道虽然也以“无君无父”开题,却着重论述了“清廉”之道。

  而且借孟子之口,论述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再拿伯夷和陈仲子做清廉对比。从而得出结论,伯夷的清高虽然狭隘,却能激励懦夫立志;陈仲子比伯夷更加狭隘,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有像伊尹那样担负责任,像孔子那样与时俱进,才是清与廉的正确打开方式。

  陈仲子既然觉得兄长的俸禄是不义之财,就应该担负起责任,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让齐国变成一个仁义之国。即便无法做到,也该努力去做,而不是离家出走把自己给饿死。

  史道最后收题时说,君子立于世间,自当追求清廉。但不要为了清廉,而忘记自己的责任,变成只剩下清廉却一无是处的人。这样的清廉,于国无用,是为不忠;于亲无报,是为不孝此段是圆回去扣“无君无父”之题意,否则就脱离了朱熹批注的范畴。

  王渊想选什么样的人才

  当然是会做事,且愿意做事的人

  现在终于发现一个,必须得弄成解元才行。

  可惜,阅卷至今,也就这么一个。

  等王渊把所有试卷都批完,还是感觉不怎么满意,于是亲自跑去各房查找落选试卷。

  这道程序叫“搜卷”,目的是防止有人才流失,实际上是为了制约副主考和同考官的权力。否则的话,副主考和同考官乱改卷子,主考官只能看到他们送上来的。

  发展到明代中期,有些副主考和同考官,也破坏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