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55再铸鼎

首页
关灯
护眼
第505章 大灯塔(2/5)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国探探行市,于是便有了这次行程。

  这船采用近些年南北糅合的新式设计,身长、肚大、平甲板、低艉楼,有首斜桅和三根桅杆,艏斜桅挂三角帆,艏桅挂大面积的软帆,后两桅仍然用了便于操控的硬帆,不过帆面改良成了类似广船的扇形,效率更高。这种船型取得了载货量、航速和操纵性的平衡,适航性又好,在运输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南宋各地造船厂迅速传播开来,在大型船只领域几乎有一统天下的趋势,私下里又被各家船匠称作“东船”。

  就这艘船而言,它是在建康府南京建造的,通过了崇明船级社的认证,船长超过十丈,可载重四千二百石300t或二百一十箱“箱”是东海标准组推出的一种丈量船舶内部空间容积的单位,类似于“总吨”,3立方米为一箱,以当前的标准,可载客一人或装入二十石粮食,足足用了五千贯才建成,但也确实值这个价。

  沙正谊有了大船,航海更安全,作为纲首分到的运货量也比以前更多;而其他人省去了自己开船和雇工的麻烦,还有熟人可以引路,相当于不费太大力气就做成了生意,可谓多赢。

  这沙纲首也是有本事的,当初在胶州听了几次讲座,又把东海商社发卖的航海手册读过几遍,买了一套航海仪器,便敢出了长江就走外海直奔东海国了。这么盲走,到达时居然没偏航多少,真是胆大又运气好。

  听了沙纲首的劝告,商人们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在甲板上等了起来从安庆出发到现在,半个月都等过来了,还差这一个时辰反正现在已经是夏天了,吹吹海风正好乘凉,舒适得很。

  临近到岸,也不需省了,纲首把铁炉和木炭拿了出来,搬到甲板上煮了茶喝。几个商人围坐在艏甲板上,有的喝着茶,有的翻看着在崇明买的东海市场行情汇报,有的和沙正谊讨论起了东海风土人情,不时往北方瞅一眼,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我看这钢材便可多买点,据说蔡国公欲置办军械,若是事成,钢价还得”一个名叫宫文昌的商人正侃侃而谈着商业经,突然不经意间转头看到了北方的景象,便一下子停住了话语,嘴巴大张着,然后一下子站了起来。“那那边我的天哪”

  众人看到他的反应,也纷纷转头往北边望去,然后纷纷也做出了与宫文昌相同的反应“居然真的如此壮美”

  不知道什么时候,海雾已经被风吹散,太阳高高挂了起来,可见度一下子高了许多。自海上望去,东北边高大的崂山清晰可见,西边矮小一些的珠山在视野中也很显眼,正北方大量帆船的身影显现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