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末年枭雄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征商税,谁支持?谁反对?(2/4)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食减产。

  中原与河北如今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一旦粮食减产,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饥荒,所以未雨绸缪,把江南作为重要产粮基地的策略很有必要。

  不仅如此,还要考虑从江南到中原之地的运输渠道。

  陆路运输不行,运量太低,根本不能满足到时候巨大的需求,所以需要考虑水路。

  而水路又没有现成的,所以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有了想要修一条内河运输渠道的想法。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而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动作,皇帝需要钱,这钱从何来?

  商税之中而来。

  于是皇帝在很多人的推动下有了全面加征商税的想法,并且这一行为也有大义名分——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的国策。

  财政部尚书王粲和民政部尚书枣祗两人一同上表,直言商业过于繁荣的情况会使得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间接影响粮食产量,所以坚决要求遏制商业发展,打压商业,以稳固农业。

  农为国之本。

  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顿时叫反商税集团人心惶惶。

  当然,他们决定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认输。

  这一要求被很多官员反对,官员数量最多的尚书台内部就有诸多官员提出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魏国商税一直都按照东汉制定的策略执行,那么多年也过来了,现在突然要增加税收,难道不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吗?

  一旦发现钱不够用就要加征税收,长此以往,民不聊生,还谈什么治理国家?

  重农抑商固然有道理,但是没有商人行商,钱从何来?

  各地货物如何流动?民间所需如何满足?

  全都靠朝廷来组织吗?

  那朝廷需要花多少钱?

  这难道不是与民争利吗?!

  王粲你个废物!

  枣祗你居心何在?

  曹孟德你到底想干什么?

  不知道从根本解决问题,就知道薅大家的羊毛!

  不少官员跳脚般的攻击王粲和枣祗等人,说他们居心不良,试图与民争利,一堆帽子扣上去,纷纷化身祖安人,口吐芬芳舌绽莲花,就差没要求他们自己辞职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比起王粲和枣祗更加在意郭鹏的看法。

  因为他们知道能决定一切的是郭鹏,认为这搞不好是皇帝的一种试探,王粲这帮人只是被推出来试探大家的棋子。

  这难道是皇帝的意思?

  有人如此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