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不遗憾

首页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三十章 兔子(3/5)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道:“说的不错,这一片试验田,在当地百姓和大唐官员的指导下,干的非常漂亮,几个月之后,比如会出成果,只是,我们等不到那一天了,最多两个月吧!我们是必须要继续西进的,遥远的非洲还等着我们呢?”

  “是啊!我们这一路要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不过,回来的适合,或许能赶上这里的丰收。”

  部下应道。

  李安非常认可的点头,看向远处的森林,开口道:“狮子国的海洋和森林都很多,所以,海鱼和猎物也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喜欢渔猎的原因,不过,渔猎的产量永远都比不了种植和畜牧,而且,日后若是人口增多,未必能养的活,所以,发展种植和养殖事业,是必须要进行的,当这些百姓学会种地和养殖之后,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祖先的很多生活方式,从而彻底仰慕大唐,将自己变成大唐的一部分。”

  大唐以华夏民族为主要民族,但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民族,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华夏民族具有包容性,可以不断的吸纳周边的少数民族,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力量,比如大唐的皇族,就带有一定的鲜卑血统,都不能成为纯粹的华夏族了,另外,大唐还有很多贵族,都带有一定的少数民族血统,但在融合之后,他们都成为华夏民族,早就忘记自己原先的民族的生活习性了。

  既然靠近大唐的少数民族可以被融合,远在海外的民族也能被逐步融合,只要大唐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不会拒绝融入大唐。

  培养养殖是一种习惯,很多习惯都是需要培育的,让当地百姓向往大唐文化,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习大唐百姓所做的事情。

  种植的试验田已经开始了,接下来自然要搞些养殖,并教会当地的部分百姓,让他们懂得养殖技术,从而让自己不必辛苦的跑去森林里打猎。

  当地的百姓也会养殖一些动物,但数量非常稀少,管理也非常的不科学,产量跟不上导致成本太大,没有太高的商业价值。

  而因为养殖太少,导致肉类的价格居高不下,很多最穷的百姓,自能依靠海里的鱼填饱肚子。

  肉类和鱼类的味道是不同的,总是吃鱼,人是会腻歪的,偶尔吃点肉会让人产生非常愉悦的感受。

  打猎获取肉类比打渔获取鱼类要难得多,尤其是靠近海洋的狮子国,打渔和捡退潮的小鱼,永远都是最可靠的获取食物的方式,这导致猎物的价格也比较高,野生动物的肉比家养的还要贵一些。

  为了让穷人也能吃上肉,李安认为必须立即在当地开展养殖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