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汉使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第801章 徐庶袭营(2/4)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可能做出的反应?当即就判断出:一旦伏凤峪的兴汉军发出紧急求援信号,张泉部就得马上出动。最大的可能是督帅张泉亲自带人前往。

  徐庶判断出张泉离营之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再接再厉的分析出了张泉携带的兵马数量。最终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张泉部大营主将不在,兵马不过四万余由一个从来都没有独挡一面的参谋长指挥。这就是魏军的机会。

  徐庶觉得大破兴汉军张泉部的机会来了。立即进行安排,在华阴城的各处防御阵地虚立旗帜,把节省下来的兵马进行重新编制。

  八万魏军秘密的出了华阴城,到张泉部大营外集结待命。

  伏凤峪伏击战打响之后,徐庶命令大军补充体力,检查武器。直到伏凤峪升起了求援信号,张泉带着两万人马火速离营,魏军上下才对徐庶的判断深信不疑。

  杨大牛的死战鼓声响起,徐庶才尽起大军,全力攻营。留守大营的兴汉军参谋长遇事紧张,调兵遣将的节奏总是慢了半拍。这就是一军主将和参谋长之间的差距,不是智慧上的差别,而是决断力上的差异。

  张泉的参谋长虑事求全,在决断的时候总是会犹豫再三,总想找到更好的办法。这可是兵家大忌!战场决策瞬息万变,每一次犹豫都会变成不可逆转的失误。

  战斗一打响,参谋长的犹豫让外围陷阱形同虚设。本来可以利用兵力投入配合,借助陷阱迟滞敌军的推进速度,替后续部队的跟进争取时间。可是参谋长一听十万魏军冲阵,顿时就犹豫了。毕竟敌军太强了,派出一个都的人主持陷阱,还有命返回大营吗?

  参谋长的这一犹豫,可就错失了排兵布阵的最佳时机。等到他下定决心派出部队的时候,魏军已经搞定了没有人主持的大部分陷阱。

  外围阵地战就更加的残酷了,参谋长又在坚守和退回大寨之间拿不定主意。魏军攻势如潮,等到参谋长做出决定的时候,外围阵地已经丢了。

  如此反复,大营内部的三万多兴汉军将士算是彻底的绝望了。两名副将失去了主心骨,只好各自为战。对于参谋长那些马后炮式的军令,只能束之高阁。

  魏军主将徐庶火眼金睛,对于兴汉军大营的变故洞若观火。见状立即调整布置,对前营的兴汉军展开猛攻,对后营的兴汉军只是牵制佯攻。

  兴汉军张泉部的参谋长见连续数道军令都弄巧成拙,反而让原本有序的大营陷入了混乱。战场上的形势太复杂了,前一息正确的决断到了下一息就变成了错误。参谋长失误了几次,索性放权给两员副将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