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暗黑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第四四五章 二王(中)(3/5)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青苗钱,欧阳修的好朋友,还能支持变法么?但他虽在儒学上建树高,却没有得中进士,所以官小言卑,又不能直接拒绝。于是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刻意将青苗钱数额悬于县城门上,然后大张声势宣传青苗钱。俺做得不错吧,支持青苗法吧。

  实际呢,他只是干打雷不下雨,只宣传。你们快来贷青苗贷吧,然后什么措施也没有了。

  试问这样,青苗钱还能发下么?

  陈留县乃是京城的一个大县,他这一闹,影响非同小可。王安石派人责问,姜潜就说,俺声势那么大,百姓不愿贷让我怎么办,难道介甫公你让我强行摊派么?搪塞了几次,姜潜看到自己这招肯定不管用的。早晚被罢,索性称病弃官而去,反正俺家里有几百亩地,不愁自己衣食。

  关于青苗贷的利弊,确实是产生了许多强行摊派的现象。但它的利非是打击了高利贷,也非是增加了国家收入。

  其利是提前了近七百年,出现了信用贷款,并且王安石隐约地感到这个信用贷款会刺激经济增加。

  其失败也非是它太超前,以宋朝的经济,完全可以推出这个信用贷款。

  只是王安石的思想还跟不上,所以其措施不完美。

  即便到了王巨脑海里,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其最大的难题便是货币不足。因此不能说王安石青苗法有多好,也不能说姜潜这种行为有多高尚。

  然而姜潜这一闹,问题来了。反对声音再度掀起。

  知通进银台司的范镇又带着一群大臣闹,又用辞官胁迫,那就辞吧。

  再到科举,叶祖洽在策中写了一句,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主考官吕惠卿将他拨为第一,副考官刘攽不同意。然后闹到李大临与苏东坡哪里,三人将上官均拨为第一。四个考官吵了起来。赵顼无奈,派陈升之面读几人试策,于是再度策叶祖洽为第一。

  苏东坡不服气,王安石气愤地说了一句:“轼才虽高,但所学不正,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荡如此。

  这下子将苏东坡得罪狠了,然后便有了李定案。

  李定的同母异父之兄便是大和尚佛印,这个佛印很有些才气,所以后世传出许多他与苏东坡的雅事。但与后世传闻不同,这个佛印非是苏东坡去了杭州才交识的,佛印本身是一个花和尚,吃酒喝肉,为人潇洒,四处游历,所以很早就与苏东坡认识了。

  但相比他这个哥哥,李定为人确实比较刻薄些,所以兄弟俩十分不和。

  然后佛印便与苏东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