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暗黑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第四〇四章 私军(下)(3/5)
目录
公告:最新域名 m.lashuw.com = 海棠书屋 ,老域名过段时间失效,记得收藏!!!

“那个比你们想的好。”

  赵度先是骑马去四川看,看了后,又连人带马乘船去了两浙。

  在他信中仍坚持认为遂宁的甘蔗最好。

  这没办法,就象后世的中国产业,无论再好,也成了伪劣山寨的代言词,本国人都不相信了,外国人如何相信?

  主要离得太远,王巨也不大清楚,来到在这世界,糖霜买过两三回,可甘蔗还一次没有吃到呢,如何评价?

  但赵度说得比较客观,就算遂宁的甘蔗比较好。那么两浙的甘蔗不比广南的甘蔗差吧,广南制出来的蔗糖制品,都受到欢迎。为什么两浙的不行?

  在信中他还反映了一个问题,不是大家所想的。遂宁甘蔗业萎缩,规模不小,川南许多地区甘蔗业同样可观,问题是有背景的发展起来了,没有背景的淘汰下去了。

  只能说经过张顺王小波叛乱后,大多数耕地得到分配,巴蜀的兼并压力比陕西与中原的小。反映的问题很多,再比如朝廷对巴蜀征税比较困难。于是用帛代替粮食征税,结果导致当政绢价上涨,甚至巴蜀百姓将绢往朝廷运,那边因为缺绢,从荆南将绢往巴蜀倒调运。这岂不是严重浪费?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难决了,它的根本不在于货物上,而在于货币……当然,王巨现在不会对货币产生什么想法的,同样很麻烦的。

  不过受地形影响,巴蜀甘蔗业却不及两浙。这个原因也就是市场。成都府一带人烟稠密,不过周边地区就不行了,往外运。运费又高。除了高价的糖霜。

  但放在两浙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条大运河,想怎么运就怎么运,因此不仅是糖霜,还有一样东西,甘蔗汁,以及石蜜,用甘蔗汗做的蜜饯。

  因此两浙甘蔗种植规模远胜于巴蜀,所以赵度建议。暂时放弃巴蜀,离得远。不易管理,运费高。成本高。那么由葛少华兼顾着广南的甘蔗,他在两浙负责两浙甘蔗。成本方式仍与木棉一样,由两浙官员用税赋垫付,内藏库收益上来后,再偿还给三司,这样还节约了一笔不菲的费用。

  反正这种合营后,王巨将六成收益交给了内藏库,也等于是内藏库产业了。

  赵顼也同意了。

  不过王巨接到信后,又回了一封信,刻意讲了一条,这个销路不仅是宋朝与宋朝周边的地区,还要将主意打到市舶司上,特别是杭州市舶司,有许多船只与倭国人高丽人打交道,而倭国那边似乎产银,因此可以与这些海商交易。

  眼下不会担心销路,未来则要将销路扩大化了,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